一、請問我是否適合當「諮商心理師」呢?
1.你對於自己和他人的感覺敏感嗎?你能理解這些感覺嗎?
請回顧你一路以來的生活,是個隨時注意自己感覺的人嗎?
你是否都能敏銳的覺察到自己內在的感受是什麼?(如,自卑)
你可以理解自己怎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呢?(如,從小的遭遇)
以及,當朋友在跟你互動時,你可以從他們的眼神與話語,
判斷出他們的感覺、情緒和動機嗎?你知道這些代表什麼意義嗎?
「覺察自己與他人的情緒」並能「理解這些情緒代表什麼」,
如果缺少這個能力,對於諮商師來說等於斷了兩隻手,
因為當個案在你的眼前說了一堆之後,
你無法理解或猜想或好奇他的感覺可能是什麼?
那麼,你和個案就很難建立關係,因為他感覺到不被瞭解。
這個諮商就無法繼續下去了~你也會感到無比的挫折。
2.你本身是否隨時都在幫助自己成長與改變呢?
我非常認同我以前在修諮商技術這門課的老師,
在第一堂課的時候,
請我們每個人說一個你想要改變並願意真正去做的事情。
(例如,每週運動一次、每次準時交作業、控制自己的脾氣..)
因為他說,如果這些你都不願意去做了,
那麼你又怎麼能要求個案因為諮商而改變?
因此,一位好的諮商師,通常是在每個階段不斷的成長的,
即使在踏入諮商界之前,就應該要具有這樣的特質與習慣。
你過得開心嗎?你有努力讓自己的生活漸漸變得如你所願嗎?
如果你過得很慘情緒很低落,那麼做諮商彷彿就像走到鋼索上。
很可能會產生一些危險(如,你和個案都精神崩潰)。
3.你對於人的行為、思考與故事,是否有自己的想法呢?
當身旁的朋友告訴你他的故事或遭遇後,你的腦袋中浮現些什麼?
可以大概想出,他是個什麼樣的人?他是因什麼原因才會這樣呢?
如果對於這種周遭的故事,你總是沒有特別的想法、空空的。
那麼,以後你對你的個案也是會沒有想法。
你的諮商就會變得非常的「空洞」,因為沒有想法就沒有「目標」,
你會不知道你的工作該朝向哪個方向?而個案也不會從諮商中獲益。
接下來,就會產生一連串的事件與挫敗,讓你覺得自己做得很差。
二、我對「諮商心理師」這行業是否有些迷思和誤解?
1.當諮商心理師是不是聊聊天,給別人建議就好呢?
如果只是學聊天,為什麼大家要花那麼多的時間在學習諮商呢?
還有,當你開始學諮商後,你將會收到一個殘酷的指示,
叫做「請不要直接給建議」,我在帶同理心的工作坊時,
每個學生聽到都很慌亂,因為如果不給建議就不知道該怎麼做了,
他們才發現,原來朋友之間的聊天模式,真的都在相互給建議。
但「諮商」和所謂的「教育」或「諮詢」有很大的不同的,
個案帶來自己的問題,並不是你教他怎麼做就好。
重點是,你要幫助個案去覺察,這個問題怎麼來的?怎麼影響他?
他的感覺是什麼?他想要有什麼不同?他想要怎麼做?
如果你只想聊聊天或是一直給建議,很快的,
你的個案很可能就不來了或是對妳產生過度的依賴而缺少自信。
諮商真的很複雜也充滿藝術性,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容易!
2.只要去學了諮商,我本身的憂鬱和不好的個性都可以改變了?
這是一個最大和最嚴重的陷阱,如果妳覺得日子過得很不開心,
應該要先去幫助自己(如,找人傾訴、看書或是去接受諮商)
如果你無法幫助自己,那麼千萬不要認為唸了諮商就可以解救自己。
因為你的不快樂,都會一一浮現在你的諮商中,
可能你會開始厭倦你的個案(如同厭倦你自己一樣),
或是你會想要透過諮商來滿足自己(例如,利用個案愛上自己),
即使你很想克制,但都會不自覺的發生。
當然,你很可能會度過這一切而自己有了新的體悟,
但在此之前,還是要先釐清一下自己真的能夠「助人」嗎?
3.我只要在注意力放在個案身上,自己一切置身事外?
有些人會覺得,當諮商師就是點點頭說「嗯嗯」,
個案發生什麼事情都跟我們無關,這真是一個客觀的工作阿!
這時候又要引述我以前團體督導講的話:
「諮商就是一種高度價值觀介入的工作」。
你無法置身事外,你必須將自己的感受和情緒反應讓個案知道,
妳聽了她的故事後,你的真實感覺是什麼?
你對於他提出來的問題,你會產生自己的想法和價值觀。
你無法當一個冷漠客觀的諮商師,因為你和個案的距離會很遠,
你必須得用心的咀嚼,我該如何將這些感覺和想法,
真誠與有效的告訴他?而且你會收到個案真實的回應。
如果你隱藏太多自己真實的想法與感覺,那麼這關係就會變得虛假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