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人幸福藍圖 家庭篇 選擇讓自己快樂的選項!
關於家庭,女人大聲說……
談到家庭這個話題,不管結婚沒、生小孩沒,妳光用想的就頭大?但是,家庭這件事,卻在陳安儀和李晶玉身上有幸福的註解。為了孩子,陳安儀辭去正職工作,以陪伴孩子為生活的優先,還創了「媽媽PLAY親子聚會」讓媽媽們有認識朋友、互相傾吐、互相支援的機會;李晶玉則曾為了自己帶孩子,只播午間新聞,也曾擔任9個月的家庭主婦,如今則亮麗地重返主播台。她們以自己的親身經驗告訴ELLE,面對家庭,女人可以有很多選擇,並且得到幸福。ELLE:談到家庭這個話題,兩位認為結婚還是單身比較幸福呢?兩位感到婚姻與家庭幸福的地方是什麼?還可以更幸福的地方是什麼?
陳安儀:我25歲就結婚了,但早婚滿好的,因為當別人還在為談戀愛煩惱時,我和我先生已經在努力存錢了。家庭讓我覺得很幸福,因為人都是被需要的,先生和小孩讓我覺得自己的存在很有價值,同時我現在處在人生超滿足的狀態,因為我和我先生的感情比剛結婚時更好了。可以更幸福的地方是,我想再去念書,等未來小孩再大一點,我的個人空間又更多了。
李晶玉:我是35歲結婚的,以前覺得單身很好,結婚之後才發現,哇,還是單身很好(笑)。我出生在非常幸福優渥的家庭,家裡有六個姊妹,姊妹之間開心到不行,以前我的人生只要朝著目標前進就好,沒什麼風浪,實在太讚了。直到我遇到我先生,才遇到我人生最大的風浪。但我還是要和大家講結婚很好,因為我和我先生有七年的磨合,現在達到了婚姻非常好的境界。
在我懷孕以前,我認為有了小孩,我就不能再出國採訪、旅遊、不能再出國念書,我覺得我會被絆住,但當我真的懷孕的那一刻,我心裡有更大的力量產生。本來我以為更高的地位、更多的自由是更多的美好,但當我可以為小生命付出我的所有時,我才知道,原來我變了,我變得愛更大,可以為了不是我自我本體的人,犧牲更多。雖然常忙得很累,但回到家抱著兩個小朋友,是最好的充電,一切都值得了。
ELLE:現在愈來愈多的許多女性不認為結婚會比單身快樂。如何才能讓女人在婚姻和家庭中更快樂呢?
李晶玉:我們的社會上,有很多廣告宣傳打扮得很漂亮、shopping、享受自我的旅遊、下午茶、SPA的生活,我覺得個人的享受是OK的,但那是one of the choice(選擇之一),女人可以有很多的選擇。如果我們不斷被灌輸只有那樣才是快樂的話,大家就會往那個方向走,如果社會很強調家庭價值,我相信大家都會覺得有家庭是很快樂的,但我們很少這樣的廣告,可能因為單身女人的錢比較好賺吧!
陳安儀:其實家庭可以帶給女人的快樂是更深層的。但因為台灣女性要背負著傳統男主外、女主內的壓力,所以結婚的女性會比單身的女性背負更多壓力,但現在要倡導的應該是男性和女性同等分擔家庭的壓力。當妳看到妳旁邊的友人都在背負這種壓力,當然會怕,所以要去倡導傳統價值的改變。或者是要推動彈性工時。一直補助錢是沒用的,而是要去推動觀念上的革新。
李晶玉:所以內政部在推廣生小孩的時候,應該先推動男生做家事,這樣生育率可能會好一點。孩子帶來的是生命的感動,而不只是生活的快樂。例如或許和小孩發生不愉快的事,但看到他走過那個不愉快,成長懂事了,那種快樂不是買任何東西可以比較的。
ELLE:在追求自我與為家庭付出之間,妳們如何找到自己所要的最好答案?或者如何取捨?
陳安儀:年輕的時候我也曾經想過要浪跡天涯,可是我真的很喜歡小孩,所以我從來沒有想過不生小孩。其實我不太覺得有小孩會失去自我,因為我什麼事都還是照做,帶著孩子做。我在女兒9個月大的時候,我揹著她走上黃山,或是帶著他們在結冰的松花江上走。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,只是要聰明地利用自己周邊的支援系統,比如說出國旅遊,帶一些沒有小孩的阿姨同行,可以幫忙照顧。所以我和我先生還是照常去看電影,還是每年出國旅行。我還是做我想做的事,不用覺得有什麼不對。
李晶玉:女性自己也要很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,女性不可能一把抓,在家裡當嬌寵的女兒、當老公疼愛的妻子、又是個不負責任的媽媽。人生如果是100年,你的人生可以切成好幾個階段,當小孩0~3歲時,他就是需要你,在這幾年裡,妳要去盡情享受妳的年紀和角色裡所可以享受的快樂,而不是瞻前顧後,去想我以前的快樂和我未來的快樂在哪裡。我在孩子0~3歲時就盡情和他們玩,頭髮抓得亂七八糟的帶著兩個小孩去菜市場,人家問我:「你是李晶玉喔?」,我說:「對對對我是李晶玉」,那有什麼關係,現在他們進了幼稚園,我回到職場還是光鮮亮麗。我一點都不後悔那段和他們在地上滾來滾去的日子,但在那段日子缺席的媽媽,回頭要再去擁抱孩子,可能會因為沒有情感上的存款,就來不及了。哪一天我可能愈來愈厲害,變成歐普拉,但孩子的一生是不能彌補的,我可以讓自己不要做會後悔的事。我覺得很簡單,沒有什麼犧牲,就是享受當下。
ELLE:妳們覺得女人要如何才能快樂放心地生養小孩?
陳安儀:彈性工時。像我就很羨慕在美國工作有了孩子之後,就可以和老闆說我可不可以上班到四點,他們的企業是可以接受的。甚至如果妳超過四點,他們還會問:「妳怎麼還在加班,妳的小孩勒?」甚至可以要求減薪三分之一,變成一個禮拜上班四天。其實對女性來說,我們為了早點結束工作,會更努力,但在台灣的企業都沒有這樣的概念。
還有保母支援系統還是不夠,不容易找到好的保母。還是只能靠公公婆婆當主要的育兒照顧者,但是現在小家庭多,沒有人想要和婆婆住,沒有人想要把小孩給婆婆帶,但又找不到好的保母,這是很大的問題。此外,台灣普遍工時很長,所以家庭生活和樂趣被犧牲掉了,要給女性更多支援的時候,這些都要考慮進去。
而帶孩子出門最痛苦的就是上廁所和交通,推嬰兒車時馬路不平,嬰兒推車推不進廁所,廁所裡沒有兒童座椅,媽媽就沒辦法上廁所。而當我抱著小孩、拿著推車要上公車,公車就揚長而去,帶小孩到任何地點,別人都嫌妳吵,在捷運上周圍的人露出厭惡的表情,這是一個整體對孩子不友善的社會,帶小孩出去變二等公民,誰要生?我常常會寫信去抗議大賣場推車裡沒有嬰兒座位、哺乳室裡面很髒、餐廳對小孩不友善。如果馬英九問我,我就要講這個。
李晶玉:在美國的企業,是真的可以開會到了四點,就說我要去接小孩,他們不會覺得很奇怪。我贊同安儀的說法,我自己也發現,台灣生育率最低是和工時太長有關係的,因為妳沒辦法負擔小生命在妳身上所需要的時間,孩子不是只需要妳的金錢和食物而已,他需要妳的時間陪伴。如果整個社會沒辦法改變觀點的話,會非常困難,還好像安儀這樣的SOHO族愈來愈多,也還有一些另外的管道可以自己去做選擇。但是台灣真的應該倡導的觀念是,家庭穩定了,工作才有意義,而不是一味地去宣揚功名利祿,工作的成就有多麼了不起,大家應該也要去推崇很懂得生活的人、很懂得愛的人、很懂得生命的人,價值要更全面。
台灣的公共環境的不友善,正是為什麼後來大家都會覺得賺錢很重要,因為變成要用金錢去為孩子選擇品質比較好的地方,到後來變相逼著大家要賺錢才能生小孩,到因為沒辦法幫孩子選擇一個更友善的環境。
ELLE:關於家中長輩的照顧,妳們期待在未來看到什麼樣的支援與支持?
陳安儀:我覺得目前關於外傭的法律很好笑,為什麼外傭不能做家事,這是雇主的需求,為什麼不能做?制度要更合理、更人性化,考慮大家的需求。其實勞工的權益沒有問題,把工作範圍訂定清楚就可以了。
李晶玉:外傭的制度是不合理,我曾經符合過資格可以申請家事工,但是只夠一年,那時候老大還不滿兩歲,老二剛生,家裡婆婆都80歲以上,這樣才能申請家事工,而且隔年孩子長大就不符規定了,可是其實長輩是變得更老了、病況更嚴重了。這樣的規定只關心勞工的權益,卻完全不關心台灣雇主的權益。
ELLE:除了以上所說,關於家庭,妳們還期待看到哪些改變?
李晶玉:我自己在教會裡面認識了很多其他的家庭,常帶著差不多年紀的小朋友,親子團一起去玩,所以當有人要去度結婚周年,就往別人家放,或是大家一起請老師給小孩上魔術課、烹飪課。我建議女性可以找相同社區、相同興趣的媽媽,組成這樣的團體,資訊交換、資源交換,就會輕鬆很多。
陳安儀:女人要有自己的支援系統,沒有的話,就會很辛苦。政府可以鼓勵社區成立媽媽們的組織,給予經費補助。好多媽媽在城市裡是孤單的,她們沒有同樣的朋友,所以為什麼現在網站Babyhome這麼紅,因為她們需要地方傾吐壓力,其實媽媽需要一些社交的場合來認識人。
其實最主要還是工作型態的改變,很多東西就能改變,台灣媽媽的迷思是養小孩要賺很多錢,所以她們要很努力地賺錢,其實並不是這樣子的。
台大社工系教授、兒福聯盟董事長馮燕說:
在台灣,婚姻和育兒是連在一起的,因為婚齡的延後,育齡也延後,所以30到40歲正要衝事業的女性,會面臨到最強烈的婚姻與家庭的衝突。這時的女性要過得更幸福,首先,母親的角色是要能夠有更多選擇的,這關係到女性是否知道妳可以得到的支援有什麼,再者,心態是最重要的。
經歷過的過來人就知道,當媽媽時,有埋怨、有訴苦,可是若有機會重新選擇,會不會這麼做?還是會。與孩子之間的親密感、成就感,美好的部分是不足為外人道的,大家之所以聽到的都是負面,是因為正面的都是點滴在心頭,怎麼好意思向別人炫耀?
此外,女性應該培養自信心,其實妳不需要更多的肯定,太在意會替自己帶來太多的煩擾。試著自己給自己打分數,而不是讓婆婆或小孩給妳打分數,常常檢視妳對自己會不會要求過高了,其實妳可以決定要在家庭角色的扮演中,過得很快樂。
留言列表